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中心财务室采购办公室最年轻的一员,本科毕业便投身祖国的地质事业,我曾以为“采购”只是案头的订单与报表。直到通过单位宣传片看到戈壁滩上的勘探场景,看到曾经老地质队员用磨破的手套攥着钻机手柄,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们买的设备,就是他们的“武器”,我才真正读懂:每一笔采购都连着地质事业的根,每一次流程优化都关乎一线的“战斗力”。
学习《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的嘱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青春价值”的思考。地质工作是国家发展的“先行军”,而采购办就是“先行军”的“后勤岗”——我们买的不是简单的物资,是野外队员的安全保障,是地质成果的“前置条件”。9月份,生态地质调查室急需购买土壤温度水分盐分监测系统设备,从上会审议到发布中标公告,一周不到的时间快速完成采购工作,使我突然明白:所谓“奋勇争先”,不是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让一线的同志少一点后顾之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青年要做敢闯敢试的开拓者”的论述,让我对采购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我以为“按流程办事”就是尽职,直到观看一线工作纪录片时,看到野外队员在野外工作的种种艰辛,才真正明白他们迫切需要后方稳定的保障。我脸颊微微发烫--原来“照单采购”不是负责,“精准对接抢时间”才是关键。从那以后,我开始琢磨采购规章制度与流程的闭环性,通过咨询身边老同志、请教其他部门同志,我渐渐梳理清楚了中心采购工作的核心逻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管理部门有温度的保障服务。
单位的老党员常说:“地质工作者的青春,是埋在戈壁滩里的。”可我觉得,我们的青春,是藏在每一笔精准的采购里,是融在每一次及时的保障里。8月份,办公室与采购办共同牵头“数字化采购”工作,我主动承担了模块前期梳理与设计任务,希望在未来,当电子平台上线后,采购周期可以大幅缩短,大家不用再重复地爬楼签字,直接在手机上就能提交需求。那一刻,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青年要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所谓“奋斗”,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多想一点、多做一点,让工作更高效,让一线更省心。
有人问我:“采购办的工作这么琐碎,你怎么能保持干劲? ”我想起第一次走进单位地质文化馆,看到墙上地质队员在高原雪山作业的照片——他们背着仪器爬雪山,脸上的高原红像绽放的格桑花。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是啊,地质事业的大厦,需要一线队员的“钻劲”,也需要我们后勤人员的“巧劲”。我的岗位很小,但舞台很大——每一次精准采购,都是在为地质成果添砖;每一次用心服务,都是在为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属于青年的“加速度”。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作为地质事业的“后勤兵”,我愿以青春之我,赴保障之约——用精准采购守护一线的“武器”,用贴心服务温暖一线的“战士”。我相信,哪怕是最平凡的岗位,只要永葆初心奋勇争先,就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写下属于青年的精彩答卷。
撰稿:刘硕
摄影: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