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草原资源调查监测项目组在经过系统培训、理论考核、实地检验、充分准备后,全面开启了年度草原资源调查监测新征程。此项工作主要是利用地面和遥感相结合的综合调查监测技术手段,以草原资源为对象开展调查监测,旨在查清和探明新疆草原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空间分布、利用状况等,为新疆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夯实坚实的基础,为生态文明考核指标提供更为详实的基础性数据和重要参考依据。
项目组全体人员先后参加了指挥中心在北京鹫峰林场、襄阳培训基地组织的项目设计与示范性培训、基础理论与实操培训。通过培训,所有人员均通过理论考核,获得结业证书,系统掌握了草原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技术方法,拓展了开展草原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新思路,增强了对草原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出队后,项目组积极请示指挥中心,委派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副教授平晓燕、硕士研究生刘佳乐深入项目一线进行实操检验和帮扶指导,主要针对调查样地选取、样方设置、综合植被盖度估算、生物量样品采集、草原植物种识别、操作等重点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地检查,对8个调查工组进行逐个考核,成绩均为合格,同时抽取4个首件样地进行检查,均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目前,乌鲁木齐中心草原资源调查监测项目组严格按照中心党委决策部署,确立了“先北后南、先高后低、先远后近、先难后易”作业思路和“骨干带组、强弱搭配、分区包片、协助支援”作业模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市全面开展外业调查工作。面对疫情反弹管控严、长途机动风险高、有效工期时间紧、外业调查任务重“四个方面考验”,调查队员意气风发、不畏艰险,头顶炎炎烈日、面受地表高温,不断履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人的使命担当。截止7月15日,项目组共计完成调查样地84个,占年度设计工作量的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