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高度重视,聚焦“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目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各环节活动,通过一体推进学、查、改,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单位内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丰富形式载体,提升学习质量
中心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确保各项规定深入人心。
在学习过程中,中心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载体。举办了1期专题读书班,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研讨,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开展了3期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组织了3次理论自测,以考促学,检验学习成果;参加2次学习成果分享会,让党员干部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为强化警示教育,中心开展了2次案例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引导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自觉遵守纪律规矩。组织参观了1次警示教育基地和1次庭审旁听,让党员干部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借助“学习强国”“中网院”等线上学习平台,鼓励党员干部开展个人自学,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此外,结合学习教育开展,中心还借助AI创作了2首歌曲《八项规定记心间》《新时代地质郎》,在“矿业界”、指挥中心微信公众号和“自然・清风”平台发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播八项规定精神。每日推送八项规定精神“应知应会”,进一步深化了全员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增强了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
深挖问题根源,确保排查有力
中心紧密围绕学习教育明确要求的查摆问题范围,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掌握干部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谈心谈话,与干部职工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设立“主任信箱”,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组织“四态”调查,全面了解人员思想动态、工作状态、生活形态和作风表现,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些方式,中心弄清楚了干部职工的实际需求和基层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标对表、深查细照,形成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各党支部三个层面的问题清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更新,为集中整改找准了靶标。
针对网络意识形态、人员思想动态及安全保密工作的特殊形势,中心党委出台了关于落实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两个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年轻干部“三微一端”排查,重点关注“网贷”“网赌”“网恋”“网聊”“网游”以及为博人眼球打造的“网红”现象,引导干部职工规范用网行为,严防“低级红”“高级黑”。
上下协同发力,力求整改有效
党委会专题研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查摆问题清单,科学制定集中整改台账。班子整改结合巡视巡察和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一并进行,班子成员主动认领问题,挂账销号,并将集中整改情况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整改见底见效。
中心办公室组织“衙门习气”自查自纠,重点围绕调查研究、文风会风、担当作为、厉行节约等方面查摆问题、立行立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中心装备基建室开展领导干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及办公用房公寓住房自查,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杜绝铺张浪费。
中心人事教育室针对年轻干部群体中存在的玩心重、混日子,说话随意、口大气粗,精神空虚、贪图享乐,社会交往复杂、生活不检点等问题进行查摆,做到查改结合、闭环落实,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中心纪检审计室开展“七个方面”专项整治,狠刹违规吃喝歪风,加强监督执纪,保持高压态势。
中心党委办公室结合“四态”调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印发中心党委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切实改进作风、赋能提效,让干部职工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
下一步,乌鲁木齐中心将继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为地质调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撰稿:马雯雯
摄影:牛毅、乌鲁木齐中心各野外项目组